红蓝爆闪灯刺破迷雾,LED警示屏赫然亮起“左侧来车”的预警,穿透力极强的语音提醒在危险路段响起——这套由前沿科技编织的安全防护网,正悄然改变中国道路的安全格局。
弯道多、地形复杂、路面窄视线不足,使会车时无法提前做出正确预判成为交通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在浓雾弥漫的山区弯道,在无信号灯的交叉路口,在隧道和匝道入口,危险潜伏在每一次视线受阻的转角。
传统护栏或信号灯方案成本高昂且适应性有限,常面临供电难、覆盖窄、管理弱、响应慢的困境。
深圳市赛诺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慧预警哨兵系统——被业界称为“支路哨兵”、“弯道哨兵”或“智能哨兵”——正以技术创新回应这些挑战,成为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领域的新守护者。
在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中,视距不足和注意力不集中是两大核心诱因。尤其在山区急转弯道路、无信号灯干道路口等特殊路段,传统解决方案往往力不从心。
交管部门在隐患排查中发现,“小隐患就是大事故”的主动防控意识至关重要。他们发现弯道、小村庄道路出入口以及主干道沿线的学校路段存在严重安全风险隐患。
针对这一痛点,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20年4月部署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 “减量控大”工作,实施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工程。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赛诺杰科技凭借在智能交通领域的技术积累,推出融合雷达检测、声光警示与视频监控的智慧预警哨兵系统,代表当前道路主动预警技术的先进水平。
赛诺杰预警哨兵系统集成了多项创新技术,构建了多维度的道路安全防护体系。该系统由供电系统(太阳能或市电)、系统控制、雷达检测、语音警示、红蓝爆闪灯、速度显示、文字显示、无线通讯、监控相机和联网通信设施构成。
核心工作原理是通过三种方式解决道路安全问题:通过雷达全天候检测车辆和行人解决 “看不到” 的问题;通过声光强提醒解决 “想不到” 的问题;通过车辆抓拍和视频监控解决 “管理不到位” 和 “事后无记录” 的问题。
在检测能力方面,智慧预警哨兵装备德国INNOSENT 24.125GHz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超过150米,可在雨雾黑夜中精准识别150米范围内的机动车及20米内行人。检测到风险后,系统在0.1秒内启动三维警示机制。
视觉警示层包含红蓝爆闪灯(90-150次/分钟频率闪烁)和LED显示屏(可显示“左侧来车”或“您已超速”等警示语);听觉警示层采用0-120分贝可调号角喇叭,支持方言定制;车速监测屏则实时显示车辆速度,超速时自动触发红色警报。
供电系统的创新设计是赛诺杰预警哨兵的一大亮点。该系统采用高效太阳能供电解决方案,一体化光伏系统实现能源自给。
双模供电设计兼容太阳能与市电,配备双7*h胶体蓄电池,保障连续阴雨环境下7-10天的持续续航能力。IP53防护等级的钣金箱体能够抵御各类恶劣天气的侵袭。
太阳能供电系统带来革命性的部署优势:摆脱布线%,运维成本大幅度降低,真正践行绿色低碳理念。这一特点使设备能适应野外、山区等无电区域的灵活部署。
在浙江某山区县的实地应用中,太阳能版本的免开挖布线大幅度降低了施工影响,成为当地交管部门称赞的“永不疲倦的交通安全员”。
在双向两车道的山区急弯路,成对部署的设备可降低40%以上弯道事故率。当雷达捕捉对向来车,立即触发“前方来车”警示,使驾驶员在入弯前预判风险。
在国省道与农村道路相交的无信号灯路口,系统实时显示主路车辆速度,为支路驾驶员提供关键决策依据,解决视野不足问题。
对于学校、厂区等临街出入口,设备提前检测主干道来车,通过语音提醒规避碰撞。该系统非常适合于受绿化、广告牌等遮挡且人员密集的区域。
在隧道口,系统显示“开启车灯”、“减速行驶”动态提示,有效应对光线突变;在匝道汇入区,主路来车预警明显提升并线G物联网管理平台
赛诺杰智慧预警哨兵不仅是现场警示设备,更是一个云端互联的智能管理系统。通过4G网络直连云端管理平台,支持全球设备分组管理、精细化用户权限分配及地图可视化监控。
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队伍,掌握了宽电压设计、恒压恒流电路设计、太阳能信号系统、信号机控制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配备专业化的精密测试设备,包括LED专用积分球、高低温试验箱、盐雾测试机等。
从投入产出比看,单套设备集成了传统多设备功能,太阳能版本大幅度降低施工影响。系统生成的车流量统计数据为路网优化提供相关依据,违法抓拍功能强化执法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