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爱游戏官网下载

他用有7000多年前史的大漆 给805岁的嘉定孔庙换“新装”
发布时间:2024-04-11    作者: 爱游戏官网下载

  大年初五,嘉定孔庙,早上9点多的太阳照过高高的牌坊,砖赤色的新漆泛着油亮的光泽。“这颜色真大气,美观!”来汇龙潭公园晨练的孔阿姨说,上一年孔庙开端补葺后,她和老伴隔些日子就会来转转,眼看着墙白了、漆亮了、泥塑更鲜活了,一向等待好好进去观赏一番。

  不只是家住邻近的孔阿姨,许多上海人都等待看看这位“老朋友”的新面貌。上一年5月22日起,嘉定孔庙闭馆,开端做全体性补葺,触及主体修建、碑文、石雕、牌坊等方方面面,这是嘉定近年来尖端规划、维护等级最高的古修建补葺工程。

  现在,补葺工程已根本竣工,从外观看,最显着的改变便是颜色。要让古修建康复神采,离不了最传统的生漆。“生漆又叫土漆、大漆,被称为‘涂料之王’,天然生漆和化学涂料比较,耐久性无与伦比,即便过了上千年,颜色不只不会发生显着的改变,还会显得越发精美,充溢润泽感。”袁荣富介绍,他是此次补葺工程中漆艺项目的负责人,也是上海市生漆调制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干这行已有四十多年。

  嘉定孔庙门前有条弹硌路老街,街上有兴贤、育才、仰高三座牌坊,整饬一新后,砖红的牌坊上,蓝绿色的大字泛着莹莹珠光。“漆里掺了贝壳粉,刷漆之后,再用丝瓜藤拉出来,就有了凹凸感,感觉毛烘烘的。”袁荣富说,这是古代做犀皮漆的办法,这样修正,坚持年限会更长。

  从南宋到清末,嘉定孔庙连续补葺、增扩、重建过70屡次。1949年以来,又阅历了三次全体补葺,距最近一次现已25年。“这次补葺按照‘修旧如旧’和‘最小干涉’准则进行,木作、石作、砖作等都选用原工艺、原形制、原材料来做修正。”施工方项目经理尹杰介绍。

  补葺中触及泥塑、墙面粉刷、修建刷漆、斗拱修理等十余项传统工艺。其间,生漆粉刷的考究最多,生漆欢欣湿润,忌枯燥,要刷好漆,工匠们常常要和太阳捉迷藏。袁荣富说:“这时分涂漆就要‘分叉’,不能在正午的时分涂,早上涂一瞬间,下午4点今后再涂,要避开阳光,早上刷西面,下午刷东面。这儿的一切生漆都刷了三遍,阳光面还要多刷两遍。”

  走进孔庙,摸着粉刷一新的红棕色立柱,袁荣富很自豪:“你看,不论从哪个视点看,每个光圈都很亮丽。”这样的光泽感非常依靠阅历,生漆原漆只要通过制造加工,才干成为合格的涂料。他说,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质料性状都不相同,漆酚含量、树胶质含量、含水量等等要靠用眼观、鼻嗅、口尝等办法来确认,才干得出合理配比。所以每次刷漆前,他都会依据当天的温度和湿度来现场分配。

  有一次,工人上漆时发现生漆干不了,一向往下滴。袁荣富发现,这是温度和湿度太低所造成的,他当即从头调制生漆,“新调制的生漆处理了问题,但施工进度却更紧张了。”可袁荣富这时却请我们在施工现场吃起了火锅,“坐在牌坊下吃火锅,温度、湿度都提高了,生漆干起来就快了。”

  孔庙补葺时,刷漆这道工艺,17个漆工足足干了4个半月,用了几吨生漆。成色好的生漆每公斤400元左右,价格昂贵,是因为得来不易,“漆树是野生的,东一棵西一棵,在山上走很远才干碰到一棵,早上5点多钟割刀,到黄昏五六点只能收到一斤左右漆液。”袁荣富说,一棵老练漆树,每年能够割16刀,约一斤,这便是俗语说的“百里千刀一斤漆”。

  自古以来,生漆一向被遍及的运用,不止修建物木结构,家用家具、木制器皿也多用生漆做涂料,直至20世纪80年代,生漆才逐步被化学漆所代替,现在只要红木家具和高级中式家具还有运用生漆的。“生漆非常环保,你看,刚流出来的漆液我就敢放进嘴里,滋味麻麻的。”袁荣富展现了一段视频,画面中他站在一棵漆树下,从搜集漆液的蚌壳里挖了一块放进嘴里,神色恬然。

  尽管看似轻松,但并不是人人都敢测验。生漆让人望而生畏的重要缘由是过敏反响,调制和涂刷时假如过敏,轻者红肿瘙痒,重者皮肤溃烂。袁荣富上世纪80年代刚触摸生漆时,也阅历了过敏,但他仍然坚持学习,战胜身体反响,把握了生漆配漆的技能和诀窍。1980年,上海国漆厂建成后,他做过事务出售、车间主任、技能科长,了解了生漆生产流程的细节、设备的技能参数,也懂得质料和产品营出售卖商场。

  90年代后期,上海国漆厂年产销量萎缩,袁荣富便辞去职务另谋出路,在闵行区华漕镇陈思桥村的一片菜地中租了几间粗陋厂房,装置了反响釜、离心机、搅拌机等设备,持续做生漆生意。当年不少人都出来开厂,但坚持下来的只要他。

  “其时年产销量有几十吨,我攒下第一桶金后,想新开一家像样的厂,非常困难在纪宏路388号租到5亩地,成果就出事了。”他说着,拍了拍被截肢的右腿。2002年9月,袁荣富在骑摩托车送货途中,被货车撞成重伤,右腿高位截肢。“原本截肢在膝关节以下,还想保留着膝关节,后来出了坏水,没办法收口,所以也截了。”

  尽管身体残疾了,但他一向觉得生漆手工不能失传,要传承下去,所以在病床上持续谋划组织生漆厂搬家的事,一个月后他就坐着轮椅,到新车间装置工地上指挥设备装置。年末,他的国富漆厂开张了,一向运营至今。

  上一年补葺团队接手时,孔庙的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屋檐处都有水流的痕迹,木质构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迂腐和开裂。”尹杰说。“假如木材损坏得不是太严峻,就不需求换掉。”袁荣富指着大堂门口的柱子说,他选用做漆器的办法,先用麻布把柱子维护起来,把它绑好,再选用麻布瓦灰混合的传统工艺,来延伸柱子的运用寿命。

  这些年来,袁荣富悉心制造了林林总总的漆器。“做漆器最主要要靠手磨,磨的过程中不能戴手套,要靠手感来摸出漆器做的光泽度和平整度。”他伸出右手,指头上光秃秃的。长期右手磨、左手摸,他右手的指纹全都磨光了,作业久了,常常很长期都握不了东西,拿不住筷子。

  他作业室的二楼,有一个直径1.58米的大漆漆盘,漆黑锃亮,光可鉴人,这是他近几年引认为豪的著作之一。从制模,再用漆把苎麻布裱在模具上,最后上灰、上漆、脱胎、打磨、抛光、揩青……大盘制造历时一年多,选用的是最传统的夹纻脱胎工艺,制造难度很大。

  “盘子直径达1.58米,极端检测工艺,国内还没有人做过这么大的。”袁荣富说,在制造的过程中,要先用漆把苎麻布粘在模具上,这个大盘总共裱纻麻布九层,每层都要用瓦灰进行褙麻,直到外表非常润滑方能进行下一步。

  在漆盘的制造中,生漆遇到瓦灰,会发生严峻的缩短,损坏漆盘的形状和份额,达不到想要的作用。正是因为缩短反响,以往的漆盘很难做大,直径1.58米的缩短的状况更为严峻。“我测验了许屡次,决议沿圆盘一圈,用夹子紧紧夹住苎麻布,处理缩短的问题。”他说,便是做一层固定一层,才让漆盘逐步巩固起来,再通过重复刷漆、水磨,直至漆盘外表似镜面。

  考古发现,大约7000多年前就现已有运用生漆的用具,马王堆出土的漆器,漆膜至今仍保留着绮丽的光泽。袁荣富的愿望也是留下能传世的著作。在制造漆盘的日子里,他每天早上都会从10公里外的家中赶到作业室,隆冬也不曾罢工。“门卫看到下雨下雪,温度零下我还在吊水膜,觉得很古怪。但我不觉得冷,做自己酷爱的工作,心里是炽热的。”